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

古堡 神木 泰雅情

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的廣袤山林,是原住民泰雅族的故鄉,也是他們祖先賴以生存的原始獵場;而今,重視生態環境保育的政策,山地已列為管制區,泰雅族人也轉為農畜為生,種植的雪蓮、山藥、淮山等很有特色。他們依山生存,卻敬山為神,與大自然深情的相處,可說是山中子民。山林的風光無限好,山中的子民也純樸,我們就此走訪尖石的後山,到李崠山古堡遺址憑弔古戰場,再轉鎮西堡深入大山看神木,或許我們能更進一步的認識原住民的生活文化,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共同生存的這塊土地。

尖石鄉的泰雅風情
車子進入尖石鄉後,矗立在溪床上的尖峭巨石,正是歡迎到訪的地標,石如其名,建廟奉祠,這是東方民族特有的信仰,也是凝聚地方的特色,定石如定心,看來不覺令人莞爾。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,尖石的水資源非常豐富,溪谷的天然流泉濃蔭處處,跨溪的錦屏虹橋尤具特色,橋墩上飾有泰雅族人的文化銅雕,橋壁上也有一幅幅的浮雕圖像,刻劃著過往的泰雅族人歲月人文,橋已不僅是連結對外的運輸孔道,濃濃的原住民生活文化藝術,讓遊客不得不駐足觀賞,橋又成了最佳的文化藝廊。抬頭遠看山壁上的泰雅勇士雕像,腰佩彎刀,手指遠方,跨步欲征的態勢,象徵泰雅族人堅毅不屈的精神,一個有記憶的族群是值得我們尊重的。過橋前行來到那羅,住民大都種植雪蓮、山藥及果蔬,也因依山畔水的地理條件,發展出休閒農業區,在週休二日的假期,也吸引了大批遊客來此遊憩。
李崠山古堡遺址
上山的路況良好,蜿蜒中的公路上還看到越野的單車騎士來此健身。通過錦屏虹橋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可到李棟山莊,李崠山古堡遺址登山口就在山莊後。看到李棟山莊的感覺,其實用山寨來形容更為貼切,莊主朱萬鶴是一位退伍的老榮民,在民國四十年代追隨經國先生開闢中部東西橫貫公路,學得了一身逢山開路的好本領,也就此愛上了山林的野趣,退伍後孑然一身的他,因緣際會的有人請他來此開路,路通了,他也就留在這深山路旁築屋定居,憑藉著雙手和毅力,闢建成現今的規模,話說那已是廿年前的往事,現年七十四歲的他身體依然健朗,到訪時他扛著整梱的油毛氈上屋頂做年度保修,談笑風生不覺老態。圓型的萬鶴樓尤具匠心,手植的櫻花盛開,樓前花下為他留影致意。
山莊可供住宿,有茶水供應,對喜愛登山健行的朋友來說是個很好的休息點。找個平台野餐,聽莊主說段李崠山名的由來,古堡和泰雅族的瀝血戰鬥史以增見聞。話說百餘年前,清朝時期當時馬里科灣一帶,即大漢溪上游三光至秀巒附近的山地人動輒出草、殺人,為了防止山胞出草行動,朝廷特派遣一位將軍來台,鎮守在無名高山頂上,此將軍名叫李崠,由於他的鎮守,各部落間的山胞,漸漸不再有出草殺人的行動,他的任務收到了實效,因而奉命返營,後人為紀念李崠將軍而以此山命名。
李崠山古堡的遺址又是怎麼回事呢?在日據時期,日皇派佐久間擔任台灣總督,當時散居在馬里科灣一帶的原住民泰雅族有十七社約二千餘人,素以驍勇善戰著稱,日軍欲以武力征服,派兵六百餘人駐紮在李崠山頂,泰雅人不甘於日軍的壓迫,每晚以弓箭,神出鬼沒的發動突擊,日軍因而建造城堡防禦。泰雅人的弓箭無法射穿城牆,雖然屢次發動突擊,屢敗屢戰。宣統三年,日軍在李崠山以火砲猛攻山胞,準備一舉擊潰山胞的鬥志,然而山胞越戰越勇,雙方血戰數週,日本軍閥都無法得逞。然而玉峰與秀巒兩大部落的住民為了一件誤會發生內鬥,雙方開打,死傷慘重,尤其是秀巒幾乎快被消滅了,日軍知悉情況後,派了二位士官至秀巒交涉,送他們幾隻步槍及子彈,用來攻打玉峰,玉峰的弓箭無法抵抗槍彈,局勢逆轉,日軍又派人連絡玉峰,也送了幾隻步槍和子彈,並說明是秀巒偷走了他們的槍枝,挑撥離間,使雙方兩敗俱傷,日軍則乘機發動攻擊,一舉擊潰,歷經十一年的瀝血戰鬥,馬里科灣的英勇事蹟就此結束了,如今聽來,真叫人不勝唏噓。
登山口到古堡遺址健行約40分鐘,在密林中穿梭,想到泰雅族人的勇毅的確讓人感佩。登臨山頭古城堡,只見蔓草叢生,荒蕪的只剩四面城牆,但是這兒視界甚佳,附近的山頭盡收眼底,天晴時南眺大霸群峰亦清晰可見,不愧是個一等制高點。循原路下山,道別了莊主,亦揮別了那段悲情的故事,往前看的是如何保育這片好山好水。車轉秀巒山區,過山地管制站,一個多小時的車程,經泰岡、新山到鎮西堡教堂夜宿。這座造班型相當獨特又不失典雅的教堂,可是花了泰雅族人廿年的時間「奉工」集資興建,從鋼骨建材的搭建到室內設計的裝設,全由泰雅族人胼手胝足施工完成,展現了族人的智慧和毅力,教堂也就成了鎮西堡的精神燈塔。

鎮西堡神木群
鎮西堡(1800M)是台灣海拔最高的部落,這個泰雅族稱為「陽光最先照耀的地方」,自從發現了原始檜木群之後,就吸引越來越多的登山客,族人雖然歡迎外地來的朋友來拜訪,但是也不願意看到遊客破壞部落的環境。他們愛山、敬山,更是盡心的保護這片山林,不設路標,不立牌示,山林內嚴禁野營,登山道上就連山友常用的登山標示條也不准懸掛,如想走訪神木群,可雇請族人充當嚮導。識途的山友自行前往時,可得尊重族人的共識,登山不得懸掛標示條,否則族人也將一一取下不受歡迎。
天剛微亮,大伙已起床整裝就緒,山友中總是有熱心的朋友肯犧牲早起為大家做早餐,熱騰騰的稀飯在山中是滿大的享受。餐後登車,又是近一個小時的折騰車到登山口(1580M)。山林的獵徑細小,叉路又多,又無地圖可資辨識,在不綁標示條的情況下容易迷失,領隊細心的再三叮囑,進入山林後的前呼後應倒也不寂寞。
隨著山勢上登,小徑上果真不見標示條,那也是一種另類的清新。原始檜木群的發現是偶然還是原住民刻意的保護,我們不得而知,但是它的發現應該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和尊重,一顆上百年、千年的巨木是多麼的不容易啊!它的存活又是經歷了風霜雷雨的淬厲,不要神化膜拜,也該受到尊重,尤其它的展現帶給我們精神的撫慰那是無價的。聽!先行的山友看到─第一棵神木(1940M)發出的歡呼聲真夠叫人心喜,據說這山區有巨木200多顆呢。隨著第二、第三顆的發現,也都一一留影記錄,我們也看到曾遭雷擊而燒成中空的巨木,更覺得要好好珍惜現有生機盎然的巨木群。來到此行的目的地毒龍潭(2245M)剛好正午時分,山林中淺薄的一池潭水,卻是山友長途跋涉欲一窺就竟的目的地,說來也不覺好笑,其實登山的樂趣是過程,一路走來的觀望和綠意就是一種享受。歇坐潭邊野餐不也是難得的機緣嗎?餐後原路折返。
返抵登山口見泰雅族人新居落成慶,在山中這可是大事一樁,遠從新山部落的族人都齊聚祝賀,殺豬燒烤,露天為蓬,大地為席,就這麼吃將開來,山中的子民就是這段的與大自然和諧的共存在天地間。二天一夜的山中行,山友們個個都愉快,相信回到工作職位上更添動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