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沙漠玫瑰-約旦 以色列 驚艷遊記~海平面0公尺標示處.馬撒達.誘惑山.橄欖山.耶穌哭泣教堂.萬國教堂.哭牆 2011.02.05


今天是年初三,天氣好轉,08:00發車往東南開,08:24海平面0公尺標示處,下車拍照。氣溫愈往下愈高,死海就位於海平面下-420公尺處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09:30車抵馬撒達Masada),這處與世隔絕的山頭要塞,孤聳於群環,地勢險峻的高原台地,向東俯視死海海岸,西向是一望無際的沙漠-猶大曠野,展望良好,戰術上易守難攻,戰略上可退守自立。希律王主政時期,除了建造宮殿、集會所、貯藏室、行政室等,最宏偉的工程是供水系統。固若金湯的要塞仍被攻陷,毀於羅馬帝國的鐵蹄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羅馬第十軍團將領佛雷比斯.西巴知道圍困存糧充足的馬撒達收效甚微,乃改變戰略,三年圍困,驅策猶太戰俘填土築壘,堆高一條約200公尺的砂石坡道指向台地,建造一個90英呎的攻城台車,裡面裝備許多彈弩、弓箭手及一根巨大的攻城槌,展開最後突擊;守城的戰士百姓,自知守土無望,相約自殺殉國,泣血的史詩,以色列引為國恥,告誡後代子孫馬撒達決不可再次淪陷。



Masada Shall Never Fall Again奉為猶太人的信條,以色列的學生、軍人等,都會來此,從山腳下的「蛇徑」攀登而上,感受他們前輩不屈的精神,甚至成為新兵宣誓效忠國家的地方。











上城堡前,先參觀博物館聽取史料簡報,有了初步認識,到臨場才能進入狀況。搭乘纜車也可循著步道上台地,眼望殘垣斷壘,遙想當年爭戰殺戮,對古戰場的憑弔,總給人一種蒼涼不勝唏噓之嘆!這種參觀行程很好,有感覺就會有反省,景物山川依舊,人事全非;滴水都可穿石,精神才是最珍貴的資產。


















13:30回到耶律哥午餐。


















14:20到誘惑山(Mount of Temptation)腳下眺望說明,傳說耶穌在此禁食40晝夜,撒旦以食物誘惑耶穌。山上很多洞穴,修道士常在此靜修,地勢孤絕,生活條件極為艱困,現改建有修道院。










14:45到耶律哥市街買水果石榴。





15:40回到耶路撒冷。 橄欖山Mount of Olives),顧名思義此山曾遍植橄欖樹而得名,是耶穌生前留連最深的地方,常來此沉思默想,甚至在樹下或洞穴中度過中宵;耶穌也是在此遭出賣被捕以及後來升天的地方,基督徒們都認為這裡是最接近天堂之路的墓園寶地。










下車步行到被命名為耶穌哭泣教堂,也就是耶穌曾於此處眺望耶路撒冷,預見此城被毀的慘烈而落淚。十二世紀時十字軍在此建立教堂,十字軍撤退時被毀,目前的這座教堂是1954年建造。教堂的設計好似一顆淚珠,好簡樸的小教堂,視野良好,正對著聖殿山的金頂清真寺,聖壇桌前有一雞鳴護雛圖樣,是不是也意指著耶穌向門徒彼得預言,雞鳴兩遍前要再三不認耶穌,才得解脫。出教堂眺望耶路撒冷,萬古的情愁,那得消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再步行到下方的萬國教堂The Church of All Nation這兒以前是客西馬尼園Garden of Gethsemane),曾是橄欖油作坊,耶穌與十二門徒結束「最後的晚餐」後,越過汲淪溪,到這裡遭猶大出賣被逮捕,在此度過了最後一夜。花園內還留著八棵上千年的橄欖樹,老幹虬髯綠意卻盎然。





教堂係於19191924年由十六個國家集資修建,華麗大氣。教堂正面有四座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,手上各持一卷書,教堂上方三角壁上,鑲嵌著一幅基督奉獻自身及世界的苦難與父上帝的畫像。



教堂內有圈圍出一處,相傳是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時所伏的大石塊,有許多教徒圍坐正在禮拜靈修,細看年青人居多,也許是個好現象,心靈有寄託,徬徨暴力之氣或可得到舒解。











 18:30回到旅館晚餐,餐後安頓好,再到哭牆細細看,畢竟這是留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夜。今晚是週六夜,哭牆來了許多身著黑色禮服的猶太人,好似參加一場盛會,夜就是美的朦朧。夜宿New Metropole Hotel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