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9/29 阿克蘇─喀什(古疏勒國,瓜果之鄉)
晨起整裝後外出早餐,逛了一圈傳統早市,融入魚、肉、果、蔬和市民的生計,將旅遊生活化,感同身受,樂趣也在其中。
信步走上多浪河大橋,中國結飾的路燈,新穎美觀,很有特色;走進河岸親水公園,鳩摩羅什和龜茲樂舞的雕塑群像說明走過的歷史;當然也注意到大批新興的樓層,改變了天際線,時代總是快速的推移。
11:42乘火車往喀什,是一列雙層車廂,火車上的劇情可就熱鬧了,車廂的服務員大媽,喳呼式的管理很有趣,同行的夥伴哲之曾為文記述這段軼事,引用分享諸君。
自從進了新疆就未再搭乘過火車,一方面兩個老頭子拖著行李想盡量避開那種衝鋒陷陣的場面,另一方面北疆也無鐵路可通。到了南疆因為碰到沿途公路大部分都在施工擴建,行駛起來不但顛簸而且灰塵大,所以從阿克蘇到喀什這一段我們決定坐火車。
這班火車前一天從烏魯木齊發出,到阿克蘇已行駛超過二十四小時,雖然走道上沒有站人,但座位還都是滿著。我們兩人坐在車廂的最後一排,背後緊貼著牆壁,等放好行李與對面維族同胞打過招呼,火車已緩緩駛出車站。大陸的火車每節車廂都有一位穿制服的服務人員,主要應該是負責車廂的整潔與秩序。我們這節車廂的服務員是位上了年紀的老大姊,身材矮胖、嗓門特大,掃地時如果你弄得垃圾滿地,或者腳不讓開,老遠就可聽見她大吼大叫,不過被吼叫之人從不見有人敢吭氣,看起來挺威風的。
車行一陣子後,我老遠看見這位威風的老大姊,在車廂的另一頭與人比手畫腳,仔細一看像是要告訴一位外國洋妞什麼事,無法溝通之下,悻悻然的朝我們這頭走來。經過時,我就問起那個外國人有什麼事?她無奈的說外國妞有輛腳踏車放在熱水間旁的走道上,需要補張腳踏車票,但是說不通。我說可否讓我試試,老大姊眼睛一亮,轉身要我跟她過去。我客氣的用英文問這位外國女子是那國人?走道上的腳踏車是否她的?這位外國女子一身騎腳踏車的勁裝打扮,屁股黏在座位上動也不動的說她是英國人,腳踏車是她的,因為趕著要與朋友在喀什相會,所以在阿克蘇改乘火車。我手指身旁的老大姊告訴英國妞,服務員要她補張腳踏車票。英國妞轉頭瞧著她旁邊的空位,慢條斯里的說:「我的腳踏車未佔座位,為什麼要買票?」
嘿,豈有此理!這難道是英國式幽默?聽完我立即火從中來,再想到「鴉片戰爭」更讓我火冒三丈,大膽番邦女子竟敢在此撒野。
來不及轉述給老大姊聽,我直截了當的問英國妞:「在貴國乘火車,腳踏車可以往走道一丟,說成未佔座位,不買票嗎?」
老大姊與四周乘客看我一臉嚴肅的與外國人講話,似乎感覺氣氛有些緊張。
英國妞自知理虧,眾目睽睽之下,隔了半晌低聲問:「在那裡買票?」
老大姊知道外國妞願意補票,高興的連忙告訴我補票車廂。心想乾脆送佛送上天,怕補票時溝通再出問題,因此告訴老大姊我願意和外國妞一起過去。
事後,老大姊來到我的座位,一面道謝一面笑瞇瞇的塞了兩個香梨給我。坦白說,自從上了這列火車,我就沒見她這麼溫柔過。
對座的維吾爾族一家人,從對相機的好奇,拉近語言的隔閡,一大袋的葵瓜子和花生分享,促進民族的和諧;車廂二位就讀技術學院假期返鄉的女學生也加入聊天,漫長的旅程歡笑聲時起,這一段車程最令人難忘。
14:30抵喀什火車站,打車進住金座酒店(喀什市人民西路32號 0998-2588888),夜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