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

秋訪湘贛皖閩之名山古鎮—常德(桃花源景區)~2006.11.08





2006.11.8  台北─香港─長沙
哲之規劃了一份自助旅遊行程「秋訪湘贛皖閩之名山古鎮」,專程走訪史地課文中的名山古鎮,幾經討論後作業,開始預訂機票及都會區的旅館。
期間,初登百岳的舜華得知,興致高昂的要跟,老同學的老伴也是老友,能說不嗎?人高馬大的她,膽子卻很小,不敢獨居,要訂三人房或加床,果真印證了書上的一句話:「眼睛大,膽子小」。
三人為伍,任務分工:哲之是領隊,安排行程、住宿、旅遊;舜華是會計,公款的收付、記帳;我是攝影兼行李的看管、照顧。
08:00車往桃園國際機場。0925機場報到。11:25搭乘國泰航空(CX461)。13:15飛抵香港。14:15轉乘港龍航空(KA720)。15:40飛抵湖南長沙黃花國際機場,搭機場客運班車往長沙火車站,預購明天長沙─常德火車票。步行入住紫東閣華天大酒店(湖南省長沙市遠大一路88 0731-2288888 //www.zdght-hotel.com)夜宿。



2006.11.9  長沙─常德(桃花源景區)
起個大早附近遶了一圈,回旅館享用早餐。步行到火車站,搭乘08:55長沙→常德11:17到站,入住華天大酒店(常德市武陵大道南段 0736-7258888)寄放行李後簡餐。







常德─史稱「黔川咽喉,雲貴門戶」,有桃花源裡的城市美譽。東鄰長沙、岳陽,西倚張家界,南連衡山,北望三峽,是黃金旅遊走廊的紐帶中樞。
13:00乘公交車往「桃花源景區」,尋覓陶淵明描繪之「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」的人間仙境、世外桃源。 


桃花源記- 陶淵明。
晉太元中,武陵人捕魚為業。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,忽逢桃花林。夾岸數百步,中無雜樹,芳草鮮美,落英繽紛。漁人甚異之。復前行,欲窮其林。林盡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彷彿若有光。便捨船,從口入。
初極狹,通人。復行數十步,豁然開朗。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屬,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其中往來種作,男女衣著,悉如外人。黃髮垂髫,並怡然自樂。見漁人,乃大驚,問所以來,具答之。便要還家,設酒殺雞作食。村中聞有此人,咸來問訊。自云先世避秦時亂,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,不復出焉,遂與外人間隔。問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漢,無論魏晉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,皆嘆惋。餘人各復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數日,辭去。此中人語云:「不足為外人道也」。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誌之。及郡下,詣太守,說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隨其往,尋向所志,遂迷,不復得路。南陽劉子驥,高尚士也,聞之,欣然規往,未果,尋病終。后遂無問津者。 






進門迎面的「福地洞天」後是一大片桃花林,步徑來到菊圃,門上的對聯:卻怪武陵漁,自洞口歸來,把今古遊人忙煞;欲尋彭澤宰,問田園安在,唯桃花流水依然。今天卻落得清福,非假日,沒啥遊客,環境更顯清幽。


上台階,菊圃內的「淵明祠」正門廊柱上的楹聯:心愛菊,睥睨榮華,難為斗米折腰,辭去彭澤縣令;性嗜酒,不汲富貴,甘願南山種豆,歸來五柳先生。概括了陶淵明一生的心性。












桃源勝境傳千古    魏晉奇才頌萬年 

方竹亭 













 沿著迴廊尋訪,過圓門,看碑廊,景區的楹聯甚為可觀,古代的文人墨客寫景抒情,給秀麗的山川添了無數靈氣。方竹亭、桃花觀、秦人宅、公議堂,柳暗花明又一景。經不住那麼好的清幽環境,哲之和舜華作起了伸展操。

「高舉閣」的門聯頗為有趣:獨淵明多事,杜撰出世外桃源,任游客千秋尋夢幻;唯歷史無情,盡數過洞中翰墨,由先生一個領風騷。文字意蘊深長,俏皮之中,隱悟著歷史的滄桑。 

















最驚喜的一程,看到了難得一見的「儺神廟」,神秘的是門上掛的楹聯看不懂,辭海也查找不到,太遠古的神明,今人卻食古不化。 















一個下午的遊程,很輕鬆也舒適,印象好極了!夜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